欢迎进入香港正版六宝典资料大全网站! 门诊咨询电话 0710-8227253 (工作时段)

导航菜单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 > 专题专栏 > 人文一医

名家论人文荐文之一 什么是叙事医学

2022-08-191218

名家论人文荐文之一

 

作者简介:赵斌北京积水潭医院急诊科主任,主任医师,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,硕士研究生导师。

 

什么是叙事医学

赵斌  北京积水潭医院

 

医疗圈最近有个很火的名词——叙事医学。总有人问我:“什么是叙事医学?”用三言两语还真解释不清。

我尝试一下:如果把叙事医学浓缩成一句话,就是“从叙事的角度,讲述疾病治疗的故事”;浓缩成一个短语,就是“有人出演的病历”;浓缩成一个词,就是“亲历”;浓缩成一个字,就是“人”

在医学院、医院苦学了十来年,在大多数医生眼里,治病,治的是疾病本身。但病人既是有器官、有脉搏的生物体,也是有思想、有感情的生命体,单纯的医学技能虽然能治好“病”,却不一定能让病人“得救”。

治病的医生只能称其为“匠”,救人的医生才能称其为“师”。从做医学生起,学的课本、老师教的知识都是治病,所以医学生入行后,关注的也是病,导致一些医生一辈子下来只能徘徊在“匠”的范畴,医生少了一些谦卑心、怜悯心、同理心,日积月累,最终就是缺少了“人性的力量”。这个折损的下游,则是医患关系的恶化。

“叙事医学”,不失为缓解医患紧张的一剂良药。

 

前世

叙事医学是如何诞生的?

叙事医学创始人丽塔·卡伦

“叙事医学”这个名词诞生于2001年,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丽塔·卡伦首先提出。丽塔·卡伦本来是一名医生,同时也是文学爱好者,在修文学专业博士课程时,她突然诞生了一念头:

医学和文学渊源深厚,为什么不能把二者结合呢?医学,在本质上是叙事的,叙事在医学知识的传播上,能够起到不亚于数字、专业术语所起的作用。医学有普遍与特例之分,而叙事,就是连通二者的那架桥梁。

而且,语言作为临床医学中的重要工具,这早在希波克拉底时代就被广泛认可,在古代医学中,无论古希腊医学还是我们的中医,都认为医学是“融入情感的科学”,有情才有温度,有温度才会情暖人心。

叙事,就是回归医学本身,以情说话,带情倾听,用情看病。由此,叙事医学应运而生。

 

孕育

究竟什么是叙事医学?

上面一席谈,还是有些泛泛而论,让人摸不着头脑。具体上,叙事医学是这样定义的:

叙事医学是叙事文学与医学的结合,主要是通过文学叙事来丰富医学认知生命、疾苦、死亡的意义,用叙事能力来实践医学的人文关爱,聆听被科学话语所排斥的病人的声音。

简单来说,就是讲故事。通过“讲故事”把医者、病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。

有人会说,医学和文学,一文一理、一唯心一唯物,还是距离得有点远啊?其实,医学天然具有叙事性,可以从五点上体现出来:

医学中的每个病历都如同一个故事,具有时间性、独特

性、人物(主客体)、疾病状态(因果/偶然性)、伦理性……

而这些,也是每部小说、每部电影都拥有的元素。

小时候,我们喜欢听父母讲童话故事,长大后,我们喜欢听老师讲科普历史,成年后,我们还是喜欢听新闻、看传记。因为故事里不仅有知识,还有情感、味道、欢笑,让我们感到自己不孤单,而归属于“人类”的群体。

所以,在医学中融入叙事,就避免了冰冷的仪器和数字,在医者和病人之间划开的鸿沟。发生在医院里的故事,无论你想不想,都一定是有情感互动的。而叙事医学,就是让医方不要忘记“人”的属性,对患者的病情发生、发展和转归故事,进行阐述并为之感动。

 

今生

为什么每个医生都应学习叙事医学?

2008年开始,我国有文章介绍叙事医学的概念,目前已超过数百篇;

2018年4月,中国老年医学会急诊分会成立叙事医学专委会;

2018年9月,《叙事医学》杂志创刊;

2018年10月,叙事医学被列入住院医师规培教材;

2018年11月,继南方医科大学后叙事医学成为海南医学院公共选修课;

2018年11月15日-16日,第二届北大医学人文国际会议举行,叙事医学创始人丽塔·卡伦来北京做了《叙事医学》主题发言;

2019年4月的博鳌·健康界峰会上,将开辟“叙事医学分论坛”……

这是趋势,也是必然。因为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等,必须找到方法去弥合,而叙事医学正能够弥补这一分歧。

医生有时会感觉,和患者无法沟通,说的话都不再一个频道上。究其原因,这些不理解和分歧,有四个方面:

1.对死亡的认知:医生大多是唯物主义者,接受“人之将死”的现实,知道死亡过程虽困难但无法避免,将死亡当作“技术上”的失败;而病人,则更多融合了恐惧和无奈,不愿接受死亡,他们承受了更大的心理压力,放大了疾病的痛苦,也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。

2.疾病中的境遇:医生擅于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,剔除与疾病生物学无关的东西,对疾病的痛苦没有实感;而病人会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,希望医生了解他的情感需求和巨细无遗的生活细节,与他感同身受。

3.对病因的认识:医生对疾病的解释总要普遍适用,比如解释清楚是病毒、基因异常,还是免疫反应;而病人只关注自身,希望医生就这些独特的症状表现对病人做出详尽解释,比如病因是不是受凉、家务劳动等。

4.羞耻、恐惧等负面情绪:医生为避免尴尬或羞耻,会避免问及患者较私密的问题,如性行为、情感问题、药物滥用;而病人对疾病不了解会产生负罪感,因不良生活习惯生病,则会陷入自责等情绪中。

沟通的桥梁,就蕴含在“叙事”中。医生拿出一点时间跟病人谈谈心、聊聊天,听听病人的故事,想知道的病史就清楚了,个人史也掌握了,病人的脾气秉性也摸透了。治疗中,医者再把对疾病的来龙去脉、预后走势、日常注意事项,也精准地讲给病人,沟通就顺畅了。

 

未来

如何培养叙事能力?

纵观全球,美国2001年就开始叙事医学课程,到2009年125所医学院校中有106所院校开设了叙事医学相关课程。

我国早在2011年11月4日,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就召开了叙事医学座谈会。韩启德院士提出了:现代医学不仅要学会“找证据”还要学会“讲故事”。

回到今天,叙事医学能力的普及,要先从一部分医生做起。医学教育中,也要进一步增加文学艺术课程的设置。此外,还要充分发挥网络等媒体的作用,促进医务工作者与人文、文艺工作者的交流。

落到具体上,每个医生都能做的“叙事”就是书写平行人文病历。平行病历是从“非技术性”方面书写的人文记录,既记录疾病带给患者的主观感受,也描摹诊治过程中医患双方的所思所悟。

如果你说“我的文笔不好,写不出细腻的感受”,那么提高叙事能力,可以从“细读-关注-共情”三步做起。

第一步,细读。就是多读经典,把读书养成习惯,不仅是医学书。读书是提高人文修养的捷径,特别是对死亡、心理等进行阐述与分析的书籍,如阿图·葛文德的《最好的告别》、《医生的修炼》、《医生的精进》。

图片1.png 

《最好的告别》作者阿图·葛文德

第二步,关注。就是在医疗实践中,不仅关注病人的病情变化,更应积极关注病人及家属的心理状态及情感诉求,把病人“当人看”。关注病情考验的是医生的智商,重视病人的心情是检验医生的情商。

第三步,共情。通过前两步了解了病人的心理需求,就知道如何实施有效的沟通,就可以和病人的情感融合在一起,想病人之所想,急病人之所急,双方同甘共苦,共同承担治疗的成功与失败。这不是虚情假意,而是融在骨子里的关爱。

落到具体行动上,提高叙事能力可以通过与患者谈天说地,可以练习书写平行病历,也可以是闲暇时,多看此类书籍,揣摩其中的心路历程。

 

愿景

在讲故事中实现医患和谐

人人都有讲故事的欲望,但只有身临其境的人故事讲的最真实,最有情感。

病人对痛苦的感受最深,医者对痛苦的场景感悟最多。病人把故事讲给医者,医者把故事讲给病人,故事让他们之间产生感情的互动,激发心灵的碰撞,进而携手奏响医患和谐的交响曲。

叙事医学的三要素包括:关注(病人的故事),再现(医者的实践),接纳(医患间的共情),三者合一,为现代医学注入了情感的活力,也是医者成为“师”的必由之路。医学是人学,忽视叙事也就淡忘了医学人的属性,由此看来,是万万不可的。

 

后记

医院病房里每天都在充斥着悲欢离合、人情冷暖,每个病人的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,作为医务工作者,每天虽看似以旁观者经历着这些,但那种震撼与感动,又真实地触动着我们内心。

读完叙事医学的前世今生,回想脑海中一个个闪过的病人及病例,有没有想和大家分享的冲动呢?

 


首页

医院概况

新闻动态

科室导航

预约挂号
预约
挂号
联系我们
联系
我们
就诊指南
就诊
指南
返回顶部
返回
顶部